每天這樣吃飯加速衰老、降低免疫力!很多人都在這樣做,一定要早點改掉~8
發(fā)表時間:2024-10-22 10:00來源:網(wǎng)絡 在這個快節(jié)奏的生活中,我們常常被各種情緒所左右,而心情不好的時候,很多人會選擇用食物來慰藉自己,化悲憤為食欲。然而,你可能不知道,這種行為可能在無形中給你的心臟帶來負擔。長期帶著情緒吃飯,不僅會讓你的心臟受傷,還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。 劃重點:帶“氣”吃飯傷心臟 一項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揭示了情緒與飲食之間的微妙關系。研究選取了26歲左右的健康年輕人,通過讓他們在不同情緒狀態(tài)下進食,來觀察情緒對心血管健康的影響。結果顯示,憤怒的情緒對心血管健康的負面影響最為顯著。只需大約8分鐘,憤怒的情緒就能讓心血管內(nèi)皮功能受到明顯影響,并且這種影響會持續(xù)長達40分鐘。心血管內(nèi)皮功能的減退,意味著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增加,如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和破裂。 憤怒時,體內(nèi)激素的分泌會失衡,特別是腎上腺素的過量分泌,導致血管收縮增強、血壓升高,血管內(nèi)皮功能減退。此外,憤怒還會抑制內(nèi)源性血管舒張因子的分泌,使血管更難舒張,進一步增加心腦血管事件的發(fā)生率。除了憤怒,悲傷、焦慮等負面情緒也會對心血管系統(tǒng)產(chǎn)生不利影響。特別是A型行為模式的人,他們追求完美、容易激動,這種性格特征對心血管的應激反應也非常大。 除了情緒,我們的飲食習慣也直接影響著健康。最好的吃飯狀態(tài)是帶著享受的心態(tài)。以下是一些建議,幫助你養(yǎng)成良好的飲食習慣: 01劃重點:高蛋白飲食可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雖然蛋白質(zhì)對于我們的身體非常重要,但并非多多益善。《自然》子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,高蛋白飲食可能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。當?shù)鞍踪|(zhì)的供能比超過22%時,免疫細胞激活會增加,尤其對巨噬細胞影響較大,這些細胞堆積在血管壁上,會促進動脈硬化的發(fā)生。 因此,我們必須保證蛋白質(zhì)的攝入,但不可以長期過量攝入。對于健康人群來說,只要能夠正常進食,完全可以從食物中攝取全天所需要的蛋白質(zhì)(55~65克)。而對于消化能力減弱的老年人、免疫力差或虛弱的人、手術后康復期的病人等,如果日常飲食無法滿足需求,可在醫(yī)生指導下服用蛋白質(zhì)補充劑。 02劃重點:長期主食吃太少,會影響皮膚狀態(tài),導致免疫力下降 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是機體能量的主要來源,并具有保護蛋白質(zhì)的作用。主食吃太少,時間長了會帶來脫發(fā)、皮膚狀態(tài)變差、免疫力下降等問題。成人每天應攝入谷類200~300克(其中全谷物50~150克),薯類50~100克??捎蒙剿帯⒂箢^、紅薯等薯類代替部分主食,它們富含具有免疫活性的黏蛋白,對提高免疫力有一定幫助。 03劃重點:饑一頓飽一頓,易造成腸道慢性炎癥 人體腸道免疫功能具有晝夜節(jié)律,如果一日三餐不規(guī)律,腸道免疫系統(tǒng)就會無所適從,易造成腸道慢性炎癥,免疫力也會跟著降低。【建議】早餐時間安排在06:30~08:30;午餐時間安排在11:00~13:30;晚餐時間最好別超過19:00比較合適。 04劃重點:晚餐時間不規(guī)律,將大大增加腦出血風險 晚餐時間不規(guī)律也是健康的一大隱患。國際權威期刊《營養(yǎng)素》雜志發(fā)表的一項研究提示,晚餐時間不規(guī)律將大大增加出血性中風(腦出血)的風險。因此,健康晚餐有兩個要點:一是規(guī)律,二是別太晚。按照22:00為最佳睡覺時間計算,18:00~19:00吃晚飯比較合適。如果不得已吃得太晚,也不要馬上睡覺,同時晚餐時間越晚,攝入的食物也應逐漸減少。 一頓好的晚餐不僅要看時間,還要注意別太豐盛、別吃太飽、別不吃晚餐、別吃太辣太甜太黏的食物、別喝太濃的湯。 在這個充滿挑戰(zhàn)的時代,讓我們學會調(diào)整情緒,好好吃飯,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守護自己的“心”與“身”。愿我們都能擁有一個健康、快樂的人生! 免責聲明:文章參考【 CCTV生活圈】,圖片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不當轉載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
文章分類:
健康知識
|